时间:2019-02-28 00:00:00 来源:未知
2019年1月1日,在大家即将要入睡的时候,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开始忙活了起来。
他叫王胜辉,此时正带着一名员工,一个在棚子的前面开门,另一个在棚子的后面开窗,由于前后距离有十几米,不好交流,两个人就晃动手电筒做信号。
而这项看着很简单的工作,必须得在晚上才能进行。
王胜辉:我这个东西是不能见光的,我这个钱就是赚的不见光的钱。
他的财富,就藏在这一个个小棚子里,只需要22天的时间,一个棚最多的时候能赚近两万元,这些棚平时不能轻易打开,每隔四五天进行一次通风换气。
为了防止光线进入到棚子里,他不仅给每个棚子装上十厘米厚的铁门,还要挂上黑色的门帘。
王胜辉:一丁点缝隙都不能有,一点光都不能进去,光一进去以后,就不值钱了。
这些棚不仅白天要紧闭着大门,里面的东西,在搬出来之前,都得先盖上纸,被搬出来后也得立马送进一个昏暗的房间里,防止与阳光长时间接触。
就是靠着这种不能见光的东西,他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00多万元。
合伙人:别人卖不了的他能卖,别人没有打开的市场,他能打开市场,小伙子思想意识超前。
村民:别人闯市场创了几遍都闯不成,他就把市场闯出来,你看现在卖货,真牛,现在卖货,就是牛!
就这么一个赚钱牛人,有一个习惯——品尝大蒜,而这个习惯正是他年销售额上千万元的关键。
王胜辉:看着我吃一个,听见声音没有。
记者:听见啦,确实挺脆的。
王胜辉:有点辣。
记者:有点辣?这种蒜味道怎么样?所以说切蒜还是挺厉害,一吃蒜就不行了。
王胜辉:真不行了。
每次吃大蒜,王胜辉都会被辣的够呛,可越辣王胜辉越高兴,因为大蒜越辣,他的财富离他就越近。
王胜辉:这个蒜的辣度也说明这个大蒜的质量。在市场上,我买的这种大蒜你尝不到的。
这里是河北省定州市,在这个以定瓷闻名的城市,有一个村子,曾经以一种产业为生——蒜黄。
村民:从我小时候,父辈人都种蒜黄很多年了,我小时候刚一记事那会儿就种蒜黄。
记者:全村都种?
村民:对呀,100户100户都种蒜黄。
将大蒜均匀地铺在平整的地面上,在阳光下生长出来的是绿色的蒜苗,而不让它进行光合作用,避光生长22天左右,长出来的就是黄色的蒜黄。一斤大蒜虽然只能长出来1.5斤的蒜黄,但价格却能涨五六倍,大蒜8角钱一斤,22天之后,长出的蒜黄却能卖到三四元。蒜黄可以用来炒鸡蛋、包饺子,在生活中很受大家欢迎。
别人种蒜黄需要大蒜,王胜辉就开车给他们从山东往回拉大蒜赚运费。2008年的一天,同村的一个人找到王胜辉,想让他入伙一起做蒜黄生意。其他十几个人搞种植,由王胜辉去武汉负责销售,只要他去,第一年的销售利润直接分给他一半!老乡的承诺很诱人,王胜辉便一口答应了下来,答应的当天,他就直接跟着拉蒜黄的货车去了武汉。这笔买卖听着超值,可实际上并没那么简单。
合伙人:我们以前过去的打市场的人,去一年,赔一年钱,去一年,赔一年钱,连着赔了好几年钱,这后来没办法了才找到他。
这里是武汉市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,它的交易量和辐射范围很大。市场不比超市,没有统一定价,每一天都是卖家与买家的价格博弈。
原本定州的蒜黄销往河北和北京,但因为唐山和山东的蒜黄发展很快,挤占了市场,为了生存,大家想把村里的蒜黄卖到1000公里之外的武汉,可在新市场站稳脚跟难度很大,前后四拨人都失败了。
王胜辉:我那会晕着去的,当时去的时候心里,我也是一头雾水。
原本一头雾水的王胜辉,很快却靠着一个人和三个数字,打破了之前卖不出货的局面,四个月纯赚了六七十万元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从定州发来的蒜黄,每天将近20吨,但因为一直打不开销路,每天卖不出去的至少有60%,不断积压,最后只能倒掉。而王胜辉看到自己的蒜黄连续几天大量地被扔掉,让他很受刺激。
王胜辉:你把这些钱都扔了,这都是十几个伙伴的血汗钱,不是一丁点,几毛几块这都无所谓,一弄就是上万,一天扔几万块钱谁受不了,有钱也受不了是不是?几万块钱,更何况我们这些老百姓,我们指着这个养家糊口呢。
一边是乡亲们种植的心血和期望,一边是难以打开的市场销路,王胜辉觉得既然要在这个市场里生存,那就得了解它,于是,他借了辆电动车,每天没事儿了就在市场里到处看,看着看着,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这个人叫涂春华,是当时市场上最大的蒜黄经销商,王胜辉觉得一旦跟他固定合作,自己就能够在武汉市场站稳脚跟。
但涂春华有固定的供货商,只有货源不够的时候才找王胜辉拿一小部分货。为了跟涂春华长期合作,王胜辉打听到,涂春华在距离市场300米的旅馆里,长期租着一个房间,他上门跑了几趟要跟涂春华谈合作,但都吃了闭门羹。
为了达成合作,王胜辉开始转变思路,竟然靠着三个数字,使涂春华主动与自己谈合作,那到底是哪三个数字这么神呢?
王胜辉:进市场的量、出市场的量,这个市场上剩余的量,有这三个量以后,不用我说,你就会自然而然在里面发现一些东西。
进市场的量,是每天有多少货源进入市场,出市场的量,就是这个市场上每天能销售多少蒜黄,市场上剩余的量,是当天有没有蒜黄积压,积压了多少。三个数字,其实就是掌握供求关系,供大于求,就要降价,供小于求,就得涨价。三个数字掌握地越精确,价格波动就预测的越准,这样才能在市场价格起起伏伏中保证大概率地赚钱。
有了这个秘诀,王胜辉每天主动跟涂春华预测价格变化,并提出自己的建议。
王胜辉:刚开始人家不相信,结果第二天真涨价了,价格不是一毛两毛,涨了七八毛,那个价格一下子涨了七八毛,他受到益,他感觉你说的话是真的,你就打动了他,他就想着跟你交这个朋友。
一次涂春华听了王胜辉的建议,多要了两吨蒜黄,结果第二天,这两吨蒜黄就让他多赚了近两万元,这次合作,让涂春华觉得这个王胜辉很不简单。
涂春华:价钱方面他掌握的很准确,这个人做生意经商头脑可以,相对来说他一车货,要比别人多卖点钱,拉过来,这是不用讲的,百分之百比人家多卖点钱,他市场行情看得准。
档口老板:他确实厉害,确实厉害,他一般定的价钱,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赚钱的,一般的能看百分之五十就不错了,一般的达到百分之五十就不错。
主动提供信息,让客户多赚钱,少赔钱,让涂春华觉得这个买卖很划算,从这之后,涂春华也渐渐开始与他长期合作。那一年,王胜辉卖出了近4000吨的蒜黄,在武汉市场站稳了脚跟。
合伙人:以前每年都亏一万多元,现在一下分了4万多元,你说差多少啊。
王胜辉:跑了好几家银行才把那些钱全部取出来,取一次,就那个大塑料袋子差不多一塑料袋子,然后回来往桌子一倒,倒出来开始放。那个劲肯定是兴奋。
村民:一放款的时候,给人工费、货款的时候,那钱,桌子上摆那么一摞,一捆一捆的,你想有多少钱。
市场打开了,蒜黄不愁销路,王胜辉还让伙伴专门在家收农户的蒜黄保证货源, 2011年的一天,突然有经销商跟他说,他的蒜黄质量不行,再这样下去就得终止合作,这是为什么呢?
原来,定州的蒜黄发往武汉之前都得过秤,重量越高,分钱越多。而蒜黄长得很快,一天就能长几公分,晚收割一天就能多收一两百斤,为了多赚钱,大家开始卖生长超期的蒜黄。
村民:不超期的蒜黄能放八天,打个比喻,超了期的蒜黄你还没走到武汉,走一天就烂掉了,在路上就烂掉了,就这样,特别严重。
王胜辉:这个质量不光对于我来说特别重要,对于客户来说都是特别重要,因为我做这个生意怎么想的?我不光要赚钱,我要买我货那些商户拿回去人家要赚钱,人家能赚到钱我才能赚到钱。
定州的好货源少,王胜辉就想着从唐山先调一部分货补缺,为了保证质量,他专门跑到唐山的蒜黄基地去看,这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,他在唐山看到了在定州看不到的东西。
从王胜辉记事起,定州家家户户种植蒜黄都是这种简陋的土棚,为了保温,农户将棚挖到地下,还在里面烧锅炉,种植方式比较原始。而在唐山的蒜黄基地,全部都是地上的现代保温大棚,长得质量还比自己家里的好。这一次经历,让王胜辉看到了巨大的危机。
王胜辉:如果这个市场不想在我手里丢掉,不想拱手让给别人的话,我必须要走这种模式我才能生存住,我们才能赚到钱。
2012年,思前想后,王胜辉将自己积攒的40多万元全部拿出来,回到老家,想让其他人跟自己一起建地上保温大棚种蒜黄。可一个棚的造价就是两万多元,劝说多次,只有两个人愿意跟着他干,三个人凑了100多万元,承包了8亩地,建起了25个蒜黄大棚,还建了冷库和加工车间。结果一出手,一个半月就纯赚了70多万元。
王胜辉:心情特别激动,因为当时我们那东西一长出来,质量特别特别好,那个质量特别好。一个棚30多袋大蒜卖两万多,一个棚卖两万多,成本才多少钱?成本才两三千块。
一个棚需要1900斤大蒜,能长出来3100斤蒜黄,当时市场上一斤蒜黄的售价就近7元钱,一棚蒜黄就能卖2万多元。
为了避免之前出现的超期问题,王胜辉规定蒜黄必须在生长22天的时候收割,长度在55厘米左右,为了更严格把关,他专门订做了长度为55厘米的包装箱,装箱销售。由于管理到位,市场行情也不错,王胜辉的蒜黄一个月半就纯赚了70多万元。
可好景不长,2013年,他就闹了笑话。
王胜辉:三四个月100多棚,想到那我那会都有点害怕。
蒜黄适宜生长的温度在8-12度,在定州最多生长七个月,可以种7茬,每茬收割一次,可王胜辉的蒜黄个头矮,出叶早,产量低还卖不出去,连续种下去四茬,收割了100棚蒜黄都是这种问题。
王胜辉坐不住了,自己开车跑了20多万公里路,差不多跑遍了全国的蒜黄产地去寻找答案。经过多方学习,才发现问题出在一个小小的芽上,而解决问题的方法,就藏在王胜辉身上。
王胜辉:这是我们刚弄回来的大蒜,准备马上入库。
记者:等会儿,你这手里拿的是什么?你从哪儿拿的,刚刚还没有呢。王胜辉:每天装在口袋里面的,小刀。
记者:为什么要装把小刀呢?
王胜辉:这个种植全凭我这把小刀呢。因为我这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蒜,我都要看一下。
王胜辉这把小刀,已经随身带了三年,每年能切几百斤大蒜,就为了藏在蒜芽里的秘密。
像这样芽是黄色,并且长到蒜瓣尖上的大蒜才能长出来好蒜黄。而这种大蒜跟市场上卖的食用蒜不同,没有去根,成熟度更高,一斤8角钱,比一般的食用蒜还要便宜3角钱。
而王胜辉之前种的大蒜,蒜芽已经冒出来了,下种晚,导致蒜黄质量不行。明白了蒜芽的重要性,王胜辉基本每天看见大蒜就要切开看看。解决了蒜黄生长质量的问题后,一年25个蒜黄棚的销售额就达到200多万元。
在采访期间,记者正好碰见王胜辉收割蒜黄。
王胜辉:今天这是第二个棚,已经割了一个棚了。
记者:这两个棚价值多少啊?
王胜辉:这两个棚按现在的价格一个棚在一万五千元到两万元之间。
记者:一个棚就值这么多钱呀?
王胜辉:对,我说的是一个棚。
记者:你觉得今天的货质量好吗?
王胜辉:看,质量特别好,你听这蒜黄的声音,听没听到?
记者:像揉糖纸的声音。
王胜辉:对,就是那个声音,揉糖纸的声音。特别清脆,这就说明蒜黄的新鲜度好。很清脆、很清爽、很新鲜的那种感觉,看上去有食欲。
记者:看上去有食欲?
王胜辉:看上去就想吃。
生意越来越步入正轨,但有一次在武汉过年时,一个人给他算的一笔账,让他又发现了一个年销售额300多万元的商机。
他叫黄峰林,在武汉做建筑生意,他听说王胜辉做蒜黄生意很厉害,就跟他聊了起来。
黄峰林:拉大蒜到这里种的话,你一车就拉过来了,你拖成品蒜黄你拉十几车,你光运费就节省了两万多元,你一年算下来,时间长啊,一年算下来就接近几十万。
王胜辉:他这个账还没算完,只说了一点点,我心里面一下就有一个想法出来。
王胜辉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每年在运费上就要花掉几十万元,而自己的一段经历让他想把成本变成利润。
定州人种植蒜黄受季节和温度限制,只有头年9月到第二年3月才种植。2014年,3月中旬到5月底,找王胜辉要蒜黄的人仍然很多,但此时定州市的农户们基本都不种蒜黄了,王胜辉就从更北方一些的唐山进行调货,从定州加工好后再运到武汉,因为货源少,整个市场上只有他手里有蒜黄,就算定价是平常的两倍,仍然供不应求。
王胜辉:拉过来一车一下子抢完,拉过来一车一下子抢完,从3月底一直到5月28号才结束,不到两个月,我赚了六七十万。
黄峰林的那笔账,一下算到了王胜辉的心里,不过他的想法却更大胆,也让财富来得更多更快。
武汉是出了名的火城,可蒜黄生长温度要在8-12度之间,武汉市符合这个温度的时间一般也就两个月,因为这个原因,基本没有人能成功在武汉种植蒜黄。
王胜辉决定在武汉建立自己的蒜黄基地,还要在炎热的武汉,将蒜黄的生长时间由头年的9月份延长到第二年的7月份,比定州的蒜黄还能多收割4茬。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。
王胜辉:反季节真搞成功,不是说一个月两个月,是四五个月,因为这段时间市场上根本没有蒜黄。你搞出来,你在武汉市场就你自己。第一肯定不用说,肯定是第一。
但建基地哪有那么容易,自己是个外地人,砂石料、租地都是问题,他觉得要做成,得找一个有这方面实力的人一起做。而做建筑生意的黄峰林正好合适。为了让黄峰林跟自己合作,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诚意的条件。
王胜辉:我当时原话,我当着黄总的面敢这么说,今年假如说这个基地搞成功了,赚了钱我不要,赔了钱我给你拿出一半来。我就是想把这个事干成这个意思,我就是想在武汉,他们认为长不成蒜黄的地方,把这个蒜黄长出来,而且长好,而且赚到钱。
一周之后,黄峰林将王胜辉领到一片已经建好地基的工地,王胜辉这才知道,黄峰林已经将自己说的基地构思付诸现实,在他还在琢磨黄峰林要不要跟自己合作的时候,对方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。
黄峰林:因为我只有个把月的时间,把年一过,他又忙,他卖货走货,他一忙,我哪里找人呀,抓住了这个人就抓住了我的一切,机遇。
记者:什么机遇?
黄峰林:赚钱的机遇。
最终两人合伙建起了五十多个保温棚,在湖北建立了蒜黄基地。
将蒜黄生长时间延长到每年的7月份,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不敢想的事,但王胜辉有在定州做保温大棚的经验,对温度的控制很准,在实验了两个月之后,真的种出了优质的蒜黄。由于武汉的蒜黄基地离销售市场很近,蒜黄的新鲜度更高。
专家:震惊,当时我就把销售的图片,生产图片,在我们技术圈里一发,市里都很震惊,武汉市搞技术推广的人也很震惊,他们说,这里也能种蒜黄,立马他们就跑过来看。
如今,王胜辉根据蒜黄产品进行分类,定州的蒜黄走中高端市场,湖北的蒜黄走精品路线,双管齐下,把握住各级经销商,保证销售。如今,他的蒜黄年销售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。
虽然王胜辉已经成了当地蒜黄的领军人物,但定州老家很多仍在使用的土棚时刻都在提醒着他,在做事业的过程中要时刻记得变革,坚持把蒜黄产业做下去!
近日,家住浙江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的大棚草莓种植户陈建明,忙着将一批新采摘的草莓送到客户手中。 今年52岁的陈建明,个子高瘦,脸颊黝黑。他的草莓园...
洋辣子俗称痒辣子。褐边绿刺蛾的幼虫,是城市绿化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,分布地域广泛,几乎遍及全国。洋辣子的寄主多达32科植物,主要为蔷薇科、悬铃木科等...
仲夏时节,笔者来到陕西省吴起县周湾镇王树湾村贝贝南瓜种植区,一片绿油油的南瓜枝叶茂盛,绿色的藤蔓里点缀着一朵朵金色的黄花,长势喜人,村民段玉玺一家...
[致富经]大鱼头让打工妹三年变千万富姐 20170126致富人物:江苏溧阳史黎青,致富项目:做砂锅鱼头。一道名菜火爆溧阳,她是每天端菜的服务员,她从鱼头里发...
2022年12月15日全国鹌鹑蛋价格行情:今日鹌鹑蛋价格稳定为准,个别地区蛋价下跌!全国均价6.21元/斤,较昨日下跌2分。全国最高价格7.5元/斤,最低价格5.2元/...